公告栏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2017-2018学年教务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7-08-30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2017-2018学年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我校教学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专业做优、对口做精、大赛做强”为总体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建设要求,深化实施各专业“2.5+0.5”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内涵建设,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抓手,以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推手,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推进教学创新,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打造一支高效优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树立教学品牌,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二、工作目标

以“全市率先,皖南领先,全省争先”为目标,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遵循“管理求精细,质量求提高,特色求发展,环境求优化”的工作思路,依据学校“专业做优、对口做精、大赛做强”的教学工作指导思想,制定2017-2018学年教学工作目标如下:

1.对口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

2.改革创新对口升学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3.强化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组织和领导,积极备战省、市技能大赛,做到优势专业加强,空白专业谋求突破。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5.强化专业建设,以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和学前教育等三个省级示范专业项目建设为契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2.5+0.5”人才培养方案。细化教学管理制度,抓好有效课堂督查力度,全面完成省级示范专业建设。

6.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以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三个专业省级示范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完善实训基础设施,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力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确保学生技能测试顺利达标。

7.积极开展“两课”评比活动。

8. 探索“三性五化七合一”的教学模式,让工学结合常态化,专业建设再上台阶。

9.推进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建设。

10.积极稳妥地做好免学费及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继续保持零失误。

三、方法措施

1.实施名师工程,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兴衰,教师责任重大,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为此,师资队伍建设应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一环。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安徽省名师工作坊”、“宣城市学科带头人”、“宣城市青年骨干教师”等评选活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施“青蓝工程”,教师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同时认真开展示范课、汇报课和评优课等活动。

(2)专业教师自加压力、想方设法,苦心钻研,通过市级评优课、企业顶岗培训、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名师工程等使自己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3)加强校内专业建设检查、视导,全方位引导专业发展,力求各专业建设要与时俱进。

(4)2017-2018学年所有外出培训的教师将面向全体教学人员汇报自己的所学、所想,传经授宝。

(5)加强文化、专业教师校本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组织对口升学班教师学习对口高考成绩好的学校的对口升学教学经验。

2.制订和逐步完善科学规范的“2.5+0.5”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全面落实“2.5+0.5”的课程改革模式,加大专业课的学时比例,严格控制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总学时比例为4:6,同时合理分配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确保专业技能测试合格率95%以上。

3.深入开展“五课”教研和“信息化教学”评比活动。

2017-2018学年,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五课”教研活动,每位教师都能在校内上一堂公开课,严格从“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各环节督查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让每位教师参与全过程,在活动中不断进步、提高。

开展 “信息化教学”评比活动,我校将认真组织,选拔优秀教师参加 “信息化教学”评比,力争能够推出优秀教师参加市级、省级“信息化教学”评比并获得优异成绩。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1)落实教师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继续落实“推门听课”制度,我校将严格贯彻新课改精神,把教学巡视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教师的缺课情况,实行一周一公布,对教案抄袭、形式主义、不正常上课等不良倾向予以严厉批评,在能力与态度上从严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

5.强化技能大赛制度管理,争取本学年度在计算机、会计、汽修电子、焊接等项目取得好成绩。

2017-2018学年要细化技能大赛制度,进一步激励教师和学生加强技能训练,加大技能大赛的训练强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希望专业教师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全力以赴争取本年度在省、市技能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

6.全力以赴抓好对口升学工作,争取再创辉煌。

认真做好今年对口高考的经验总结,进一步完善对口升学管理制度,各系部做出一套切实可行、适合自己专业的对口升学成绩突破措施,形成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有效管理模式,争取在2018年取得突出成绩,力争本科上线80人以上。

7.加快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我校已经有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学前教育等专业成为安徽省示范专业建设立项项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专业建设:

(1)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如进一步建设校本教材,使之更适合我校学生发展;

(2)要把专业建设与师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因为专业建设需要教师来支撑;

(3)要形成专业链,使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企业需要相匹配;

(4)要将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项目教学的理论融合在专业建设中,丰富专业建设的内涵,

(5)要让我们学校的专业发展能适合宣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宣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中级技术人才;

(6)分析岗位实践能力,构建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进我校的各个专业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根本目标,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的飞跃。

8.探索“三性五化七合一”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学校探索 “三性五化七合一”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三性”即主体性、情感性、实践性;“五化”即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策略案例化,教学关系师徒化;“七合一”即车间和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采用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岗位教学、情境模拟等多种行动教学法,让学生能真正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学以致用。

9.抓好课堂信息化建设,让课堂教学求得新突破

信息化教学是大趋势,因此让信息化教学走进课堂,在课堂中渗透信息化则是研究的重点,课堂教学同样是职业教育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让课堂教学多彩化、信息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要推广云平台的微课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微课助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体现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同时教师的指导要能贯穿始终,将导与学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校的职业教育教学的水平。

10.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精细管理,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健全学生资助的长效机制

坚持“逐级认定、分段审核、分批公示、过程监督”的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各类资助的评定工作。进一步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严格执行“三级认定”程序,加强认定过程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日常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思路,加强各类资助数据和信息的报送和分析工作,完善民生工程月报制度,切实做好学生举报投诉处理工作,提升资助工作满意度。

教务处

2017年8月28日


2017-2018学年教务处工作行事历

九月份:

1、新老学生报到注册;

2、新生入学教育(分系部);

3、期初教学检查;

4、聘任教研组长;

5、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6、新生补录工作、新班建档工作;

7、收取各教研组计划、督促各教研组工作

8、启动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9、学生免学费信息核对及上传;

10、学生资助信息核对及上传;

11、召开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筹备会;

12、教育统计;

13、召开三年级学生会议;

14、帮助市人社局、卫生局组织各类考试;

15、转入学生学籍上报;

16、组织高三年级周末补课。

十月份:

1、组织对口升学班阶段考试;

2、准备学校秋季运动会;

3、对口班教学专题研究;

4、开展公开课;

5、准备信息化教学大赛(国赛);

6、2017级新生录取、核对等;

7、制定校本研修培训方案;

8、召开二年级学生会议;

9、上报校本研修培训方案;

10、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征文活动;

11、召开三年级教师会议。

十一月份:

1、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2、期中考试;

3、学校秋季运动会;

4、2017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发放工作

5、组织专业技能展示月活动;

6、职业中专学籍上报;

7、组织“校际交流公开课”;

8、组织“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

9、组织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交流;

10、继续教育学时验印工作;

11、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

十二月份:

1、对口高考报名;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录入、核对、上传等;

3、组织对口升学班阶段考试;

4、对口高考研讨;

5、领取2017级学生录取大表(普通中专);

6、下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宣传。

一月份: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高三年级寒假补课;

3、2018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

4、安徽省技能大赛训练工作;

5、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阶段性小结;

6、学期结束工作。

二月份:

1、开学报名准备工作(教师分工、课表、教材等);

2、开学工作;

3、对口高考考前专业技能训练工作;

4、学生免学费信息核对;

5、学生资助信息核对;

6、期初教学检查。

三月份:

1、对口高考参加本科考试相关工作(院校报名、现场考试等);

2、组织对口升学班阶段考试(一、二年级);

3、2018届护理实习手册收集及档案整理;

4、2018届毕业学生名册核对;

5、制定2018届护理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计划;

6、组织参加安徽省技能大赛(学生、教师);

7、学生免学费信息上传;

8、学生资助信息上传;

9、开展校内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

10、开展校内教师微课比赛;

11、教材整理(补订、清退等);

12、召开高三年级教师会议;

13、召开三年级学生大会(本科、高职院校介绍);

14、转入学生学籍上报。

15、开展阅读经典系列讲座;

16、开展教师培训系列讲座;

17、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

18、开展学生资助“怎么看、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四月份:

1、2018届护理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

2、期中考试;

3、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交流会;

4、2017级普通中专学籍上报(省教育厅);

5、组织2018届对口升学高职院校考试;

6、2018届高考学生体检工作;

7、2018届毕业生名册上报(市教育局、省教育厅);

8、组织参加宣城市信息化(含微课)教学大赛暨省级信息化(含微课)教学大赛选拔赛;

9、召开学生座谈会(一、二年级);

10、召开一、二年级对口升学班教师会议;

11、对2018年省、市级技能大赛进行总结;

12、收集2018年对口高考相关信息(各院校本科录取、试卷等);

13、期中教学检查;

14、开展阅读经典系列讲座;

15、开展教师培训系列讲座;

16、开展全校书法活动。

五月份:

1、2018届高考学生评语上传;

2、2015级护理学生毕业考试;

3、组织对口升学班阶段考试(一、二年级);

4、2018届护理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5、2018届毕业学生档案整理(职业中专、普通中专);

6、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市内其他兄弟学校交流学习;

7、组织参加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师校内培训;

8、组织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

9、组织2015级就业班级毕业考试;

10、调整护理系及总分班级教师分工;

11、分系部召开对口升学班学生会议;

12、开展阅读经典系列讲座;

13、开展教师培训系列讲座;

14、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月活动。

六月份:

1、学期结束工作;

2、办理2018届学生毕业证(粘贴照片、盖章等);

3、办理2014级3+2(五年制)学生转段工作;

4、骨干教师省培、国培相关工作;

5、期末教学检查;

6、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

7、组织任课教师召开学情分析会;

8、制定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

9、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阶段性验收;

10、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知识竞赛活动。

七、八月份:

1、2018届毕业证书发放;

2、安排暑期教师培训;

3、数字化校园使用培训;

4、2018届对口升学录取通知书发放;

5、2018级学生信息录入及分班工作;

6、2018级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及新学期教师分工安排;

7、资助资料整理以备检查;

8、教材征订及整理;

9、开学前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