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信息化教学)竞赛方案

发布时间: 2015-09-30   信息来源:教务处   阅读次数: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广课程改革成果,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努力营造我校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推动我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广大教师练好内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11月至12月份举行全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系列竞赛。

一、竞赛项目

1.信息化教学竞赛

2.专业课组上课竞赛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1.凡在我校任教的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工作时间在5年内的青年教师(2011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必须报名参加1项以上竞赛。

2.一人可参加多项竞赛。

3.参赛人员直接到各教研组报名,由各教研组汇总后集中报教务处。

4.信息化教学竞赛项目每个教研组须至少选派2人参加竞赛。

5.报名须知:

(1)信息化教学竞赛:围绕教学需要开发,使用软件不限,制作完成必须打包,在规定时间前上交电子稿。已经参加过市级以上竞赛获奖的作品不得参赛。

(2)专业课组上课竞赛:参赛教师从任教班级中自主选择上课班级(全班同学参与)、课题和授课地点。上课必须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反映课程改革的理念。具体上课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

三、奖项设置

1.各单项奖项设置

各竞赛项目分项评比,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奖项,分别占参赛选手数的10%20%30%。若成绩相同,名次也并列。分组项目,奖项分别设置。

2.优秀教研组奖

根据各教研组参赛人员获奖情况进行积分:一等奖积5分,二等奖积3分,三等奖积1分,每弃权1人次扣1分。根据各教研组总积分确定五个优秀教研组。

3.学校将给予获奖教师、获奖教研组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4.获奖教师将优先代表学校参加校级以上的各项竞赛。

四、竞赛组委会组成

  长:胡旭明、高中兴

副组长:王甫堂、刘学忠、刘宗骅、姚  琢、汪  敏、操东林、夏 

  员:裴鹏飞、叶承六、钱晓三、刘  云、汪承国、张润龙、龚晓燕

  玲、葛进义、胡  君、李  明、刘玉宏、周红林及全体教研组长

五、竞赛活动组织及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10月1日——10月31日)

各教研组通过教研例会和教研组活动等宣传竞赛方案,积极开展方案研究,掀起全体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的热情,争取让每位教师都能报名参加竞赛。

2.组织报名阶段(11月2日——11月6日)

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报名,填写报名登记表,经教研组长签名后将电子稿和书面稿一起于11月6日(星期五)下午放学前报教务处张纯老师处。

3.竞赛实施阶段(11月16日——12月18日)

教务处根据各项目报名情况,安排各项目竞赛时间,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各教研组根据竞赛组织方案及时组织和通知相关教师准时参加竞赛。不能准时参加的,作弃权处理。

各部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本次活动(如参加听课、现场观摩、助威等),根据需要适当安排部分学生作为本次活动的观众、听众。

教务处及时汇总各竞赛项目成绩,及时公布竞赛成绩。

日程安排、评分标准、竞赛过程资料可在校园网、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务处页面查阅。

4.总结颁奖阶段(元月3日——元月9日)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教学基本功系列竞赛进行总结,公布各项目获奖名单,进行颁奖,并将竞赛情况上传校园网,教务处制作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版面进行宣传报导。

附件1: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信息化竞赛方案

附件2: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技能课程上课竞赛方案

 

 

 

                                                  教务处

                                           二○一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附件1: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之

信息化教学竞赛方案

一、竞赛目的: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二、竞赛项目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项目1)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2)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项目3)

三、竞赛要求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察参赛教师对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和应用能力,媒体的选择及其表现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软件的使用效果。参赛软件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设计,遵循现代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生源特点,满足教学需求。

1.参赛软件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一个职业岗位进行开发,可为学生用自主学习软件、仿真实训软件等。

2.参赛软件应体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能实现助教、助学、仿真实训、考核等功能,明显改进教学与实训效果。软件选题应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参赛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不限,软件风格、形式不限,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4.参赛软件应由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可以个人、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单位报名不列个人姓名。参赛者应拥有参赛软件的版权。

5.赛前完成软件制作,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或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教学情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教学应用效果突出的作品。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以团体或单位的名义报名。

3. 教学设计应有教案、现场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资料(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4. 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此项目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实训现场资源、虚拟实训资源及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应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操作现场提供的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演示操作效果。

1.参赛教师应根据给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实体环境和自行开发的虚拟环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

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信息化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

3.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四、竞赛内容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二)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参赛教学内容限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数字显示时钟的制作与调试”有关内容,加工制造类专业基础课程《CAD/CAM技术》有关内容,其它类课程内容自定。

五、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奖项,分别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0%。

六、参赛办法及要求

(一)每个系部参赛数不少于4个。

(二)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已获得过往届市级以上信息化教学竞赛奖项的项目原则上不参加比赛。

(三)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

(四)参赛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竞赛提供备用计算机。

(五)材料上交要求:各部请统一报送相关参赛材料。具体为:项目1报送多媒体教学软件压缩包1份、讲解稿7份(纸质稿);项目2报送教案7份(纸质稿)、说课稿7份(纸质稿)、现场讲解课件1份;项目3报送教学设计7份(纸质稿)、讲解稿7份(纸质稿)。所有文字材料的电子文稿应一并压缩后上交。报送的材料应与比赛现场使用的一致。

附件:1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评分指标

2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报名汇总表


附件1: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评分指标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性

40

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内容表述准确,术语规范;教学策略得当,教学重难点问题解决效果突出;辅助教学的素材齐全、分类合理;体现做中教、做中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技术性

30

软件运行方便、灵活、稳定;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性强;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容错性好。

艺术性

20

图、文、音、视、动画等运用恰当,切合教学主题;界面布局合理、美观,导航清晰简捷;色彩搭配合理,风格统一,视觉效果好,吸引力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性与实用性

10

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通用性强,易于推广,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设计

40

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清晰、准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得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内容呈现

25

教案规范、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数字化、媒体化,传输方式网络化;选用多媒体素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技术应用

25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在教学中应用恰当;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运用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创新与

实用

10

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性。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设计思路

40

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清晰、准确;教学策略得当,教学过程优化,应用情景设计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内容呈现

20

教案规范、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数字化、媒体化,传输方式网络化;选用多媒体素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设备使用

30

现场教学设计讲解和设备操作结合恰当;教学设备、软件使用规范熟练,演示效果好。

创新与

效果

10

教学设计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性。

 

 

 



 

 

 

 

 

 

 

 

 

 

 

 

 

 

附件2: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信息化教学竞赛报名汇总表

________________教研组

编号

参赛 项目

姓名

公共课程或

专业类名称

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附件2: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之

专业课组上课竞赛方案

七、竞赛目的: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八、专业技能课程类别:

我校专业技能课程共分为7类,分别是:1.加工制造(机电)类;2.加工制造(电工电子)类;3.交通运输类;4.信息技术类;5.财经商贸类;6.旅游服务类;7.教育类;8.医药卫生类。

九、专业技能课程上课竞赛要求:

(一)参加竞赛的教材要求:原则上须为学校使用的教材;对于能体现“三以一化”课程理念的项目课程教材,特别是基于国家和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项目课程教材,优先选用。

(二)参评教案要求:参评教案为一次课的完整教案,教学时数控制在2-4课时。

(三)上课时间:45分钟。

(四)说课要求:时间不超过15分钟,以1个教案为单位。建议在说课中有能反映先进教学理念、独特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和显著教学效果的现场教学录像片段,但时间总长度不得超过2分钟。说课时,计算机自带。

十、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奖项,分别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0%,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0%。

十一、参赛办法

(一)每个教研组参赛数不少于2个。

(二)上课时间、说课时间由教务处统筹安排。

(三)材料上交要求:各系部请统一报送相关参赛材料。报送教案7份(纸质稿)、说课稿7份(纸质稿)、现场讲解课件1份。所有文字材料的电子文稿应一并压缩后上交。报送的材料应与比赛现场使用的一致。

 

 

 

附件:1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上课竞赛报名汇总表

  2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教案阅审评级表

  3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说课评级表

  4.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答辩评级表

  5.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上课竞赛评分表

 

 

 

 

 

 

 

 

 

 

 

 

 

 

 

 

 

 

 

 

 

 

 

 

 

 


附件1: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上课竞赛报名汇总表

________________教研组

编号

参赛 项目

姓名

专业类名称

课程名称

参赛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附件2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教案阅审评级表

组 别

参评教师

系部

专业及课程名称

教案内容

课时安排

教材名称、出版单位及主编

评价点

等级

A

B

C

D

1-1

教学目标

1-2

内容安排

1-3

教学策略

1-4

教学程序

1-5

资源开发

1-6

教学反思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3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说课评级表

参赛教师            系部                             序号         

专业及课程名称                                     

评价点

等级

A    

B

C

D

2-1

目标确立

2-2

学情分析

2-3

教材处理

2-4

教学设计

2-5

教学实施

2-6

资源整合

2-7

教学反思

2-8

教师素养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4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答辩评级表

参赛教师                    教研组                    

专业及课程名称                                        

评委提问

答辩要点记录

等级

A

B

C

D

3-1

问题1

3-2

问题2

3-3

问题3

3-4

问题4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专家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拟定问题。

1.从材料阅审及说课中提出有关课程性质、课程功能、教学理论等方面的问题;

2.从相关教学大纲及教材中提出有关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内容与要求、教材体例与特色等方面的问题;

3.从说课中的教学设计提出有关教法学法、教学策略、教学结构、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

4.从说课中的教学实施提出有关目标达成、师生互动、学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等方面的问题。

 

附件5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专业课组上课竞赛评分表

参赛选手编号:_____________  授课人姓名:____________  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

授课课题

学科

授课时间

同听人

项目

                     

满分

    

优(1.0        完全达到

良(0.8       大部分达到

中(0.6        基本达到

差(0.4

大部分达不到

等级

得分

教学观念

15

体现素质教育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

体现教书育人,教学中相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

体现学生主体,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

体现教学民主,注意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3

教学目标

10

教学目标适当,符合培养目标需要和学生实际

5

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5

教学内容(25

根据课程性质及教学大纲处理教材,注意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5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教学

5

教学内容适当,教学重点突出

5

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

5

教学结构紧密有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5

教学方法(20

教学方法灵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5

重视学法指导

5

注重非智力因素

5

根据需要使用教具,电教媒体运用适度

5

教学技能(15

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准确、规范、简明

3

板书设计科学、艺术,能提示教学要点

3

演示正确、熟练

4

善于组织教学,有教学监控能力

5

教学效果(15

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浓厚

5

课堂答问、书面作业、学生操作正确率高

5

不同水平学生各有所得,对教学反映良好

5

总评

总分

测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