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成果

实施名师工作室建设 打造精品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 2015-08-27   信息来源:教务处   阅读次数:

实施名师工作室建设 打造精品教学团队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一、实施背景

  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既是对学校教育的呼唤,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更是教师求得生存和自身成长的需要。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示范性改革发展建设学校,虽然拥有有一支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7名省级教坛之星及20多名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名师群体,但并没有一支以名师为引领,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且在校内外形成有影响的教学团队。

  另一方面,建立“名师工作室”,培养宣城名师,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人才强市战略中的具体举措,宣城市及各县组织部门自2013年起,就着手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遗憾的是各级组织部门在开展的首批名师工作室评选中并没有考虑到职业学校层面。

  基于上述背景,学校决定开展校级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2014年5月,首批校级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二、主要目标

  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定位于专业建设、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等方面,促进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技能教学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切实做到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1.培育精品教学团队。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让名师有用武之地,真正能够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以带动更多的教师发展和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助力专业建设。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开展专业调研,会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适时更新调整实训课程内容,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制度。

  3.研究、指导技能大赛。在名师的引领下,发挥群体作用,开展对技能大赛要求、内容、技术走向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探讨、优化技能大赛指导、训练方法,提高效率,完善和优化竞赛选手的选拔制度,培养一批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力争在竞赛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

  4.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以工作室名师及成员为骨干力量,组织并带动教师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学术讨论与交流,提高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三、实施过程

  1.成立组织,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名师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分管教科研副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和名师工作室制度,设立名师工作室的标准。

  2.严格标准,强化职责

  对照标准,认真遴选,指导帮助名师工作室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每位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职责,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

  3.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1)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及培训内容,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举办教师业务培训讲座,指导教师参加教学大赛;

  (3)深入企业,开展专业调研,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开展教学示范课、公开课,开展教学研讨,研讨技能大赛等;

  (5)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参加“三优”评选,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协调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名师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分管教科研副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教研处为业务指导与管理部门。

  (二)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对每位成员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树先、职称评审、绩效工资等挂钩。

  (三)经费保障

  名师工作室建设期间学校提供经费,每学年按比例投入。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参考资料、教学辅助材料的购买,进行与机电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调研以及对外合作费用等。

 

  五、实际成效

  学校于2014年5月正式设立“机电专业曾兰州名师工作室” 为校首批名师工作室,该工作室经过前期准备于2014年9月正式启动。一年来,工作室能按计划完成任务,成员间相互配合、学习,取得较好的成效。

  1、示范引领,培训指导,发挥名师作用。工作室负责人曾兰州老师、成员朱远清、胡君、刘云、程卫星、王翠平、汪晖、蔡成娟老师先后在校内外举行教学公开课;曾兰州、叶承六老师于2015年3月先后为全校青年教师开设校本业务讲座。

  2、交流学习,参加竞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曾兰州老师于5月 14-17 日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了2015年年会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会议”; 5月27日,叶承六率工作室五名专业课教师赴北京参加为期三天的第八期中望机械设计软件应用培训。刘云、程卫星老师参加市职业学校信息化(微课)大赛获一等奖,刘云、程卫星老师老师参加省“创新杯”教师说课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并取得代表安徽省参加国赛。胡君、程卫星、刘云老师荣获区骨干教师,王翠平、汪晖获校级骨干教师。

  3、技能大赛,科研成果,有了新的突破。2015年省技能大赛中,林永美辅导的学生王正牛一举夺得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一等奖,是我校首次在省级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程卫星老师辅导学生参加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获二等奖;曾兰州老师主持的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课题《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实训课程的二次开发与实践》课题  【课题批准号:01—60】结题,成果获三等奖;朱远清、刘浩老师分别主持开发的校本教材通过校级审定;汪晖、蔡成娟、林永美、王翠平撰写的论文和制作的课件在市“三优”评选中获奖。

  六、问题与思考

  尽管学校开展名师工作室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如工作室服务学校教学工作不到位;教师教科研成果层次不高、应用及推广不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团队合作及工作室成员自身素质仍需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应重点予以解决的问题,以突破发展瓶颈,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名师工作室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团体,除了注重科研能力,要经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更应注重与企业密切结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将名师工作室服务社会的方向定位为对接产业和引领产业等服务,以增强名师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

  2、名师工作室建设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

  课堂教学质量是名师工作室的立足之本。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无论是打造团队还是培养成员,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做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一是要带头上好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二是要努力发挥个人特长,形成教学风格;三是要善于反思,对自己的特长和风格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主张;四是要与团队成员分享教学主张和教学行为,以形成共同愿景,并取得所有成员的内心认同;五是要创设平台,为团队成员开设各种课堂教学研究课搭台,在听课和评课中和成员一起发现问题、反思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名师工作室建设要不断提升成员的自身素质。

工作室要通过团结一批本专业的精英和骨干,形成教学风格,创建教学模式,对本地区的学科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研究课题,组织一批力量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专项攻关,形成研究成果,打造课题品牌,积极倡导和营造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学术氛围,通过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自身素质。